岳陽億德環??萍加邢薰?/span>
聯系人:李志華
手 機:13873068116
熱 線:400-040-3618
電 話:0730-3160024
網 址:www.buildinstantrapport.com
地 址:湖南省岳陽市岳陽大道金石花園三棟2806室
郵 編:414000
岳陽億德環??萍加邢薰?/span>
聯系人:李志華
手 機:13873068116
熱 線:400-040-3618
電 話:0730-3160024
網 址:www.buildinstantrapport.com
地 址:湖南省岳陽市岳陽大道金石花園三棟2806室
郵 編:414000
中國污水處理行業競爭格局與領先企業分析報告
一、宏觀經濟對環境產業的影響
1、經濟放緩增強環境產業的吸引力
盡管宏觀經濟放緩對大多數行業來說并不樂觀,但對于環境產業而言,不論是環境基礎設施類資產所呈現出的安全穩定的反周期特征,還是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意圖的輕資產高成長性的技術創新公司,都對資本界形成了越來越強的吸引力。
環境基礎設施類資產,譬如供水廠、污水處理廠、垃圾無害化處理廠等,其支付主體以政府為主,整體收益率雖然不高但現金流比較穩定。尤其是市政領域,需求有一定剛性,并不能因為財政吃緊而導致環境服務停滯,因此呈現反周期特征。當周期性行業景氣度下降時,資本出于對安全性的追求,將向反周期行業做更多配置。從而在這一時期,投資、運營這類資產的環境企業會受到資本市場更多青睞,并在資金的注入下,獲得反周期而行的更強動力。
同時,環境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經濟下行周期過程中十分重要的投資拉動政策施放領域,既可以起到穩定經濟、促進增長的作用,又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調整結構的戰略意圖。這一點在技術創新型環境企業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一批以碧水源為典型代表的輕資產創新型企業,正在抓緊機遇快速成長,并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
2、環境消費”是發展內向型經濟的重要選擇
當前,國家經濟面臨著內需不足、外需疲軟的雙重壓力,而繼續通過大規模投資的方式刺激經濟增長,在目前資金空轉、急需去杠桿、擠泡沫的狀況下,已經不太適合。在出口、投資驅動力有限的情況下,發展內向型經濟,提高消費在經濟中的占比成為當務之急。
環境產業在前一階段4萬億投資盛宴的帶動下,迎來了一輪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高潮,大量資金以固定資產投資、采購設備、工程的方式,涌入環境領域。在發展內向型經濟的新局勢下,環境產業應當扮演怎樣的角色,是繼續扮演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資金的“一次性沉淀池”,還是通過更加先進的方式,實現從“環境投資”向“環境消費”的轉變,實現從簡單擴大產能向以需求引導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轉變,已經到了抉擇的關鍵時刻。
環境產業有別于一般的制造業或服務業,由于其外部經濟的特殊性,政府作為環境治理的責任主體,也因此成為環境消費最主要的支付主體。而這也賦予了環境產業在支持內向型經濟發展中更強烈的使命——當政府履行環境消費的支付時,既是對環境治理責任的達成,也肩負著通過“環境消費”這種特殊的、具有公共服務屬性的消費形式,來促進內需,調整經濟結構的任務。
以環境治理效果為核心的環境服務采購,能夠大幅減輕地方政府的投融資壓力,同時提高政府對環境企業的監管能力,保證環保目標的實現,并通過穩定、足額、有保障的政府采購,將過剩的資本引入環境領域,使其真正為環境治理服務,實現在有限投資下的大量環境消費需求的釋放。當然,這還需要一系列政策、機制的科學設計和完善,才能實現整個體系的高效運轉。
二、環境產業面臨的形勢
1、政策形勢
(1)政府采購公共服務開啟環境產業新篇
7月31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中,表達了政府向社會采購公共服務的積極意愿,提出將適合市場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務事項,交由具備條件、信譽良好的社會組織、機構和企業等承擔。這為環境服務采購體系的建設和完善釋放了非常正面的信號。會議將市政管網、污水和垃圾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列為“重點任務”,明確了在環境領域公共服務可以由政府采購市場服務來完成的改革思路。同時,會議還在采購范圍、采購方式、資金管理、監督評價等方面提出了指引意見,為下一步具體政策的制定指明了方向。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將為環境產業帶來三大好處:一是政府可以把短期、大規模的一次性投入,轉化為長期、穩定的服務采購,解決政府資金短期投入不足的問題,引導更大規模的社會資金進入;二是采購環境服務是面向效果付費,使環保投入與環境效果的聯系更加緊密;三是有利于提高產業的專業化程度和效率。
(2)政策規劃的深化細化
上半年,《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全國生態保護“十二五”規劃》、《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國家海洋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等規劃陸續出臺。相比于前兩年出臺的各項“十二五”規劃,這些規劃更加聚焦于具體的環境細分領域,是對國家環境保護和環境產業發展總綱領的貫徹和深化。同時,《關于發展環保服務業的指導意見》、《環保服務業試點工作方案》、《“十二五”環境保護國際合作工作綱要》、《關于水資源費征收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相繼發布,進一步為相關領域發展目標的實現做出具體工作部署。
8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將“創新引領,服務提升”放在了基本原則中的首要位置,提出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特許經營、綜合環境服務等市場化新型節能環保服務業態,并將節能環保產業定位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
此外,環保部即將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農村環境整治行動計劃》等重要文件,都將進一步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帶動環境產業發展。
(3)監管體系的完善
環保產業是政策驅動型產業,政府投資直接拉動產業發展的同時,監管體系是否健全也對產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13年,“十二五”五年期限已經過半,隨著政府換屆完成及各項規劃全面進入實施期,國家在政策、規劃的制定上,在不斷細化的同時,也加大了監管考核的力度。今年1月,《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辦法》、《“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統計辦法》、《“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辦法》密集出臺,顯示了國家加強環境監管考核、保障“十二五”規劃目標按期實現的決心。
一些細分領域也在上半年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以規范和指導行業的健康發展,如《粉煤灰綜合利用管理辦法》、《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目錄(第一批)》、《餐廚垃圾處理技術規范》等。
此外,《環境保護稅法》、《土壤環境保護法》、《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目錄》、《環境空氣細顆粒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等文件已初步形成。
在“十二五”進入下半段之際,監管體系的加速完善,既是國家各項規劃目標實現的保障,也有助于促進整個環境產業的規范運行,督促地方政府和工業企業嚴格履行治污責任,激發環境產業的巨大潛在需求。